江山文学网-最新三级电影-免费三级片网站
当前位置:江山文学网首页 >> 星月诗话 >> 短篇 >> 江山征文 >> 【江山·根与魂】【星月】陈氏装裱(小说)

精品 【江山·根与魂】【星月】陈氏装裱(小说)


作者:乡鹤 布衣,412.05 游戏积分:0 防御:破坏: 阅读:945发表时间:2024-05-02 21:50:00
摘要:原创首发


   陈志打电话给三个儿子,告诉他们,让三个儿子中午到家吃午饭,顺便开个家庭会议,讨论一下,由谁来继承陈志的装裱店。陈志都七十岁了,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还有哮喘的病根,每次,装裱店生意繁忙一点,陈志就感觉体力不支,哮喘的反复发作,让他坐立不安,痛苦不堪。
   陈志的装裱店是一家老字号的店面,取名“陈氏装裱。”店面位于兴和镇的街道上,陈志刚满十八岁的时候,父亲在集镇上一直从事装裱工作,听父亲说,爷爷是从一位流浪的老人身上学得了装裱技术。学成后,在兴和镇集镇上开了一家装裱店,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。爷爷说,流浪老人那天在村上讨吃的,正好讨饭到爷爷家,那时,流浪老人蓬头垢面,衣衫褴褛,眼神无力而迷茫,仿佛饿了几天几夜了,爷爷见老人可怜,便从锅里盛了一碗小米粥,让流浪老人喝下肚,见老人依旧无力,又拿出两个大馒头,生怕老人噎住,还倒了杯热水,老人抓起馒头,狼吞虎咽着,爷爷递上热水,嘘寒问暖。渐渐的,老人吃饱了,还不断打着嗝,爷爷见老人恢复了体力,便问出了老人的来龙去脉。
   流浪老人也姓陈,取名陈宽,老家是河南的,在当地街道上经营一家字画装裱店,由于老人诚恳待人,技术精湛,装裱生意一直红红火火。然而,有一年,家乡的大河在雨季泛滥成灾,把河堤冲垮坍塌后,洪水一下淹没了所有的村庄和庄稼,由于粮食颗粒无收,无家可归,许多乡亲都逃荒了。为了保命,老人也不例外,一直沿路乞讨,直到讨饭到爷爷家,爷爷见老人可怜,就拿出半个馒头,让老人吃了个饱。爷爷经过打听,得知流浪老人是一位字画装裱师,在他的家乡,一直从事这种谋生工作。由于洪水泛滥成灾,淹没了家园,就出门乞讨为生了。
   爷爷善心大发,直接收留了老人,得知老人有着一手好技术,爷爷第二天便上街买来了各种装裱材料,鼓励着陈宽说:“兄弟,你就住我家,把你的技术发扬光大吧。”陈宽见爷爷是个好人,就留下了。在村上开了家字画装裱店,时间一长,邻里乡亲都知道,爷爷家里来了位装裱大师,今后,家里的字画装裱就有着落了,由于陈宽装裱技术精湛,对人真诚,很快,在爷爷的家乡,方圆几十里都知道了陈宽的大名,纷纷慕名前来装裱字画。
   两年后,河南老家的亲人来信告诉陈宽,说家乡早已退去了洪水,河道两边也已修建了河堤,不会再有洪水泛滥了。外出乞讨的乡亲都纷纷返回老家,重建家园,陈宽出来几年,每天都心系家乡。如今,老乡传来重建家园的好消息,便再也按捺不住思乡之情,恨不得立刻飞回河南老家。
   第二天,爷爷让陈宽收拾好衣物,让他返回老家看看。这时,陈宽清楚,这一次回去重建家园,还不知今后何时再见,陈宽丢下手中的衣物,对爷爷坦诚道:“兄弟,我就是回老家了,也要先把装裱这门技术传给你呀,不能让当地失去这一传统文化呀。”爷爷见陈宽心意已决,便答应了陈宽的决定,陈宽把装裱的材料,装裱的操作流程,以及装裱的几种规格,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爷爷,爷爷那几天,学得特别认真刻苦,把装裱的关键问题,都学得烂熟于心,陈宽还单独让爷爷独立完成几幅字画的装裱,见爷爷已完全掌握了装裱技术,就重新收拾了衣物,并接收了爷爷塞给他的几十元人民币,踏上了归乡的路程。
   自从陈宽回老家后,爷爷为了把装裱生意发扬光大,在兴和镇的集镇上,租了两间门面房,取名“陈氏装裱。”其中寓意爷爷和陈宽都姓陈,为了两人的情义和念想,就取了个“陈氏装裱”的店名。装裱店在集镇上营业后,爷爷把装裱技术更是精益求精,让方圆几十里的顾客都纷纷吸引而来,一个个客人都亲眼目睹了爷爷精湛的技术,通过精致的装裱,仿佛让一幅幅字画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,让人爱不释手。
   由于爷爷生意红火,待人真诚,街坊邻居都喜欢爷爷的为人,没几年,爷爷做装裱生意,赚了个盆满钵满,有了积蓄后,爷爷干脆把两间门面房购买下来,并重新装修了一下,使得装裱店更有文化内涵和意境。当陈志年满十八岁时,对于读书也丧失了信心时,陈志就辍学了。爷爷为让陈志今后有口饭吃,便经常告诉陈志:“你不学门技术,今后没文化,干啥都不行。”陈志仿佛听懂了爷爷的终告,也由于平时看爷爷装裱字画多了,似乎对装裱字画这门技术,学起来轻松得多,便满口答应下来,一定好好跟爷爷学好装裱技术。爷爷看到陈志对装裱还是感兴趣的,似乎看到了孩子美好的明天。
   陈志尽管没有什么文化,但对于装裱的热爱,如同轻车熟路,跟爷爷学得津津有味,乐此不疲,没过几个月,陈志已经熟练掌握了装裱字画的所有要领和步骤。当陈志能独立完成字画装裱时,爷爷由衷的高兴,并对陈志语重心长道:“陈志,你一定把我们陈氏装裱发扬光大,你不但把装裱作为一门吃饭的饭碗,更要把字画装裱作为一种技艺的传承,要让你的后代,代代相传。让陈氏装裱,走出兴和镇,甚至走向全国。”陈志听完爷爷的教诲,仿佛自己肩上有了一种责任和担当,要把爷爷传给他的装裱技术,服务给全国爱好字画的朋友。
  
   二
   几年后,爷爷坦然地离世了,走得很安详,无牵无挂,内心充满了安宁和希望,因为,陈志早已把装裱技术烂熟于心,很好地传承了爷爷的装裱技艺,凭着这一身的装裱技术,以及客户的良好口碑,陈志积攒了些钱,在当地经媒人介绍,认识了比他小一岁的邓英,邓英是苏北人,纯属江北人,在还是小姑娘的年纪,响应了国家号召,跟随父母亲一起,下放落户到苏南,最后,被落户在和兴镇,邓英聪明伶俐,模样俊俏,一到谈婚论嫁的年龄,同村的媒婆便出面,要给邓英做媒,让她嫁个好人家。邓英落落大方,对上门做媒的人总是笑脸相迎,盛情款待,只是经过几个媒人介绍,邓英并没有相中的人,这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当陈志和邓英约会后,俩人竟一见钟情,情投意合,相互看中了对方。于是,俩人你来我往,成了一对无话不谈的恋人。
   又过几年后,陈志不但把邓英娶过了门,还生下三个孩子,没有一个女儿,全是儿子。陈志喜出望外,心里乐得合不拢嘴,心想,“陈氏装裱”后继有人了,三个儿子,总有一个喜欢装裱吧。陈志从糖果店买来点心,全村人都发了个遍,逢人便报喜道:“我生儿子了,我有儿子了。”村民见陈志有重男轻女的倾向,便劝说道:“恭喜恭喜,生儿生女一个样。”陈志觉得,这是老天在护佑他家,让他的装裱事业充满了期待和希望。面对三个儿子,陈志没了一丝后顾之忧。
   当全国十三大会议召开后,全国人民都享受到了分田到户的优惠政策,陈志和其他农民一样,按人均所分配的田亩数量,获得了五个人的田地,陈志不但在集镇上做装裱生意,还在老家分得了五个人的田地,每到农忙季节,陈志和邓英都会去老家种田,对于陈志来说,他有双重身份,一个身份是农民,还有一个身份是手艺人。平时,陈志会安排好时间,把种田和装裱两不误,这两种工作,都会给陈志带来经济效益。
   陈志待人真诚热情,技术精湛,这是所有街坊邻里都认同的态度。陈志和左邻右舍相处和睦,互帮互助,无论是远方的顾客,还是附近的乡亲,对陈志都有着极好的口碑,然而,邓英身上的问题却不少,只因邓英是江北人,村里人都喊她江北佬,江北人豪爽耿直,说一不二,说到底,就是因为她心直口快,容易得罪人。有一次,邓英为了寻找一只鸡,找遍了所有的街坊邻里家,就是没发现鸡的影子,当找到刘娜家时,刘娜一家人正在吃着一大锅红烧鸡,邓英急了,脱口疑问道:“刘娜,你家没养一只鸡,哪来的红烧鸡?莫不是把我家鸡杀了,煮着吃了?”刘娜一听这话,就闹心了,两眼瞪着像铜铃,大声反驳道:“这鸡可是我买来的,不信去菜市场问问,你咋血口喷人呐?”邓英却不以为然,继续疑问道:“你这人,平时小气的很,怎舍得买只鸡来吃?不行,你得赔我一只鸡,这鸡肯定是我家那只鸡。”刘娜见邓英在无理取闹,顿时火冒三丈道:“你如不依靠装裱店,你们家就是一窝穷鬼,家里三个男孩跟着你受罪。”邓英勃然大怒,带诅咒的口气骂道:“我们家三个大儿子,不愁传宗接代,不愁养老送终,就算死掉一个,还有机会,而你们家三代单传,死掉一个,就绝代了吧。”邓英的话刺耳难听,犹如一把锋利的刀,刀刀扎进刘娜的心口,刘娜也不示弱,也言词刻薄道:“谁家会绝代,还不一定呢,万一你三个儿子都死了呢?”邓英一听,见刘娜在诅咒她家三个儿子,顿时怒火中烧,向前一步,一把揪住了刘娜的头发,使劲往地上摁,刘娜竭力反抗着,想摆脱邓英的纠缠,扭打在一起。
   隔壁的陈志,听到刘娜和邓英的争吵声,便放下手上的活,匆忙跑向刘娜家。一进门,就看到邓英和刘娜纠缠在一块,仿佛是一个打了死结的绳头,怎么也分不开。陈志火了,大声喝斥道:“你们还不快住手,街坊邻居都来看笑话了。”刘娜和邓英看到左邻右舍都来拉架,纷纷劝说道:“邻居好,赛金宝,两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,别再吵架了。”陈志更是愤怒道:“赶快回家去,你不显得丢脸吗?不就一只鸡吗?至于打得头破血流吗?”在陈志的严厉怒斥下,邓英才觉得有点失态了,就松开了手,便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,仿佛感觉到了丢人一般,低着头跑回家去了。
   刚到家门口,就看到一只鸡已钻进鸡舍,鸡舍铁门开着,邓英才明白,觉得又好气,又好笑,气得是自己太鲁莽,还跟别人打架。可笑得是不分青红皂白,还冤枉别人偷她家的鸡。邓英不禁责怪自己,欠考虑,太冲动,陈志看到鸡已回来,便关上了鸡舍的铁门,心有不安地抱怨道:“这鸡不是自己回来了吗?还要冤枉别人偷鸡,更不应该的是,还跟别人打架,刘娜和我们邻居多年,你怎么下得了手呢?”邓英细细想来,也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,竟然冤枉了一个好人。邓英一边自责,一边说服自己说,不行,我得上刘娜家,恭恭敬敬向她道歉,请求她的原谅,邓英说到做到,捡起墙边一根竹棍,向刘娜家老去,她要负荆请罪。
   邓英走近刘娜门前,便大声请求道:“我的好妹妹,邓姐冤枉你了,邓姐是个糊涂人呐。”刘娜听到邓英的呼喊声,句句真诚而感人,就跑出了门外,两人如同亲姐妹一般,紧紧拥抱在一起,刘娜也坦然道:“邓姐,我没事,我们还是好姐妹啊。”两人平日里和睦相处的好姐妹,如今又和好如初,情同亲姐妹了。
  
   三
   陈志和邓英前后共生了三个儿子,大儿子陈阳,二儿子陈平,三儿子陈根,三个儿子年龄相仿,只相差一两岁,陈志对儿子视如珍宝,从不舍得责骂他们,还经常去糖果店,买零食给他们,对他们犯下的小错误也视而不见,邓英对待三个儿子,也是过于疼爱,缺少管教,三个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也逐渐养成了自私和傲慢的性格。在陈志眼中,只要三个儿子学业有成,将来有一番作为,他就心满意足了。然而,三个儿子,都没如他们所愿,上课成绩一塌糊涂,排名倒数,初中没毕业,三个儿子就辍学在家里了。
   这时候,陈志心急了,这三个孩子也逐渐长大了,一没文化,二没技术,总不能让三个儿子都开装裱店吧?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由于从小娇生惯养,做啥事都吃不了苦,那今后他们的路还长着呢,该让三个儿子做什么呢?陈志陷入了沉思,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,陈志辗转反侧,怎的也合不上眼,脑袋里全是三个儿子的画面。有时想多了,实在累了,就迷迷糊糊闭上了眼,刚进入梦乡,陈阳就对他哭诉道:“爸爸,我太饿了,没钱吃饭呀?”陈平也哭诉道:“爸爸,我把别人打伤了,要赔钱呀,不赔会坐牢呀?”陈根更是泣不成声道:“爸爸,我骑车撞人了,要赔一大笔钱呀?”陈志让三个儿子搅和着头痛脑胀,却面对三个儿子犯下的错又无能为力,他听完三个儿子在哭诉,听得心惊肉跳,听得痛苦不堪。当在梦中惊出一身冷汗时,陈志也被吓醒了,此刻,才知道做了一个恶梦,一场虚惊。
   三个儿子,也渐渐长大,尽管恶梦是虚构的,但现实生活中,对于三个儿子今后的打算,陈志也是茶饭不思,成了心中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。陈志的思想比较保守,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,如今,儿子倒是有了,但他们今后得有饭碗呀,得让他们有一条谋生的道路呀,陈志整天心事重重,闷闷不乐,看到三个儿子在装裱店转悠,就觉得挡在眼前碍事,做啥事,都提不起精神。
   当陈志烦得焦头烂额的时候,村长却打电话来,告诉他,和兴镇保障所要给村民作一次劳动技能培训活动。培训的工种很广,有电焊工、车床工、木工、建筑工等等,只要凭学员的兴趣,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种。陈志的三个儿子闲在家里,啥事不干,长期下去,三个儿子不成了废人了吗?村长早就知道陈志家情况了,也忙着给三个儿子找过工作,可三个儿子竟挑三拣四,不是嫌工资太低,就是怨工作太累,有的工作,刚上完一天班,就打退堂鼓了,第二天,再也不愿去工作了。
   这一次,和兴镇保障所组织劳动培训,是一次公益活动,其主要目的是让社会青年学得一门技术,根据自身的优点,去参加想学的劳动培训,学得技术后,以便为今后的生存找到一条出路。这次活动,不但免费,还手把手教学,直到让所有学员都会一种技能,村长通过去镇里开会,得知这次公益培训,对于陈志一家,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村长不顾工作忙碌,拨通了陈志的电话,把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陈志。

共 12843 字 3 页 首页123
转到
【编者按】这是一篇有关我国传统文化书画装裱技艺历史传承的小说。陈志的爷爷多年前因为出手救了一位会装裱手艺的流浪人,而学了一手装裱技艺,靠着装裱手艺,他发了家。后来他把装裱技术传给了儿子和孙子。爷爷去世后,陈志传承了爷爷的装裱技艺,娶了苏北姑娘邓英,生了三个儿子,生活幸福美满。可是让陈志闹心的是,他的三个儿子都不愿意学习装裱手艺,继承他的手艺。大儿子和二儿子参加了镇上的劳动培训,学习了泥瓦匠,三儿子陈根想出去打工,当销售员。对于儿子们的选择,陈志也无可奈何。在为书画大赛组委会装裱字画时,由于书画展提前,需要陈志赶工期提前完成装裱业务,陈志只好临时抱佛脚,教会自己的妻子邓英,两个人加班加点总算按时完成了装裱任务。谁知天有不测风云,邓英突患脑梗住进了医院;谁料祸不单行,三儿子在来医院的路上又不幸出了车祸。一家人的生活顿时乱了套。危急时刻,陈志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想方设法凑齐了医药费,让三儿子得到了及时的治疗。三儿子陈根出院后,留下了后遗症,智力低下,为了让他以后有个生活的门路,陈志再次萌发了让他学习装裱的心思,没想到陈根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,早就学会了装裱技术,陈志很欣慰,陈氏装裱后继有人了……本文通过一个家庭的变故展现了亲情的伟大,以及装裱手艺这一传统文化在陈志家的传承。主题明确,情节曲折生动,人物形象鲜明,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。倾情推荐,好文共赏!【编辑:淇水碧柳】【江山编辑部?精品推荐202405040003】

大家来说说

用户名:  密码:  
1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淇水碧柳        2024-05-02 21:51:23
  一篇有关装裱技艺历史传承的小说佳作,情节一波三折,引人入胜。
与文字相伴,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。
回复1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乡鹤        2024-05-02 22:36:37
  感谢碧柳老师对小说作出精彩剖析,并为小说赋予深刻内涵,让全文主立儒而一真空
2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淇水碧柳        2024-05-02 21:53:10
  正是因为有了陈志这样的文化传承者,我们中国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延续到今天。
与文字相伴,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。
3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乡鹤        2024-05-02 22:27:54
  感谢碧柳老师对小说全文的认真阅读和理解。其中,为小说作出深刻的剖析,让小说的内涵和意义得到升华,最后点题收官,让小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。辛苦了!碧柳老师!敬礼!敬茶!
4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彩蝶飞舞        2024-05-02 22:38:05
  陈氏装裱,历经磨难和波折,所幸最后还有后人传承,欣赏老师的精彩小说,创造辛苦啦。
愿做一株野草,简单,自然,宁静,美好。
回复4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乡鹤        2024-05-02 22:44:10
  感谢彩蝶飞舞老师认真阅读小说,对全文作出精准阐述和点明社会意义,辛苦了!敬礼!
共 4 条 1 页 首页1
转到
分享按钮